丰镇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散文唐锦禄放渣
TUhjnbcbe - 2021/3/10 15:26:00

留住乡愁:放渣

文/唐锦禄

鱼米之乡一一兴化农村有句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每年夏收夏种栽秧复耕之际,农民都要在田里放渣。何谓放渣?大概当今的青年人都一无所知,就是生在农村丶长在农村的年轻人也不知“放渣"是何农活?

"渣肥"又称"农家肥",它是庄稼改善土壤结构丶增加植物养分必不可少的有机肥料,成份:由草木灰、熟煤炭灰及居民生活垃圾和青草、河泥埋池塘发酵分解而成。每当秋收农闲季节,队长就叫妇女集中除(铲)草,男人们被分成几组,一部分人撑着小船,用生产队分给各户多余的稻草到街上居民家中换生活垃圾,当时缜上居民每家每户都有垃圾堆。他们平时将草木灰、煤炭灰和其他生活垃圾聚集起来,跟农民换草烧。农民用一捆草(大约20斤)能换一担垃圾灰。他们从早到晚,要跑几十家才能换回一船垃圾灰。另一部分男人则紧靠河边挖好池塘后,再两人一组,分别撑着船到邻近的大河小沟中罱河泥。两人一天罱两船泥。每人挣10分工,算来也只有三四角钱,这在当时算是大工分了。在青草和垃圾倒入池塘中一大半时,再将河泥倒入池中封口,经过冬丶春两季的自然发酵分解,渣肥就成了,农民称沤渣肥。

到了夏季小麦收割后,田间都要施放渣肥。这是一个十分艰苦的工作,许多农民都不愿意干,因为气味难闻恶心,有些人施渣后就象生了一场病,好几天不能还*。施渣时,男人们赤着脚,光着背,用担箕将渣肥由池塘挑到田间,再由妇女用锄头将渣肥分成小块,均匀布散田里。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正值“文革"期间,学校组织我们学农话动,课题是"放渣肥"。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渣肥,开始很不适应,对气味很敏感。一位农民伯伯见状,连忙走过来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小朋友!'设有渣肥臭,哪有稻谷香',庄稼要靠渣肥才能生长啊"!听了老农一席话,我默默无语,低头用手放渣了。时至今日,我还经常想起当时的情景……

如今的农村都实行了分田到户,农民自主种田,种什么种多少,用多少化肥和农药农民自已说了算,缺少必要的科学规范,许多农民为了提高单产量和种植的方便快捷,他们故而不再使用原始的有机农家肥一一渣肥,而是一味采用人工合成化肥和农药来种植农作物。其造成的结果是:种田农民享福了,田亩单产也上去了,但稻米设有以前香了,土地也坂了。人们的免疫力降低了,患病人员也增加了……

"绿色、有机、卫生、健康"是时下城乡居民健康生活的主旋律”,回归自然、向往原生态是人们追求幸福健康生活的终极目标,农民兄弟:为了他人的健康长寿,还是请多用一些绿色有机的天然农家肥吧!

曾用名:翰儒,笔名:德行天下、与世无争、昭阳君。号:柳叶居士。中共*员,江苏兴化人,退休干部。喜爱文学和码字,以"读书写字品香茗、听雨观云赏花草"自娱自乐,亦有多篇各类文学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工人日报、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且多有获奖!

邮编:

通联:江苏省兴化市安丰镇纱厂东邨一弄41号

手机:

免费查找和发布“安丰地区”房屋租售、顺风车、二手物品交易、二手车买卖、宠物、招聘、兼职、求职、交友活动、生活服务等信息!

﹛点击以下词条,跳转至近期文章﹜

拔麦杆根

不能忘怀的装修经历

寻觅人间烟火气

那年冬天

家乡的菜籽熟了

一棵香草

二奶奶

初夏

母亲节,打个电话回家

酱香

鸡婆的人设

薛鹏烈士

立夏

安丰粮库

多情自古江南雨

童年的肉汤泡饭

兴化“六大碗”

邂逅兴化美食

《玩味》后记

大院轶事

水乡先生

田兆祥

严三报恩

留白的雨季

*烧饼

兴化顺口溜

人间四月天

猪年忆养猪

从故乡走,我们不老

童年安中

我为故乡写首诗

陈强今又清明

清明·忆

螺丝

花开师长来

酱油豆子

听风吟

安丰万人剿匪

哑巴四婶

西苑三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精彩文章!

安丰微生活

欢迎点赞、留言、转发!

1
查看完整版本: 散文唐锦禄放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