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年7月6日03版
盛夏时节
古浪县*花滩生态移民区
一派生机盎然
沙丘上覆盖着的葱葱绿色延伸向远方
一望无际谁能想到
七八年前*花滩
还是一片*沙漫天的荒漠
同样
曾经生活在古浪县南部山区的
1.53万户贫困群众
做梦也没想到会离开
祖祖辈辈生活的大山深沟
在新开垦的*花滩生态移民区
建起新家园
富民新村是古浪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取得巨大成效的一个生动写照*花滩移民今昔用水运输对比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山区群众精准脱贫的难题从年开始古浪县谋划实施*花滩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揭开了脱贫攻坚战中最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的序幕富民新村全貌
一处处沙丘推平了一条条村间道路打通了一座座蓄水池建起来了一座座日光温室和养殖大棚搭起来了……包括富民新村在内的12个移民新村和1个绿洲小城镇奇迹般地崛起在*花滩上
古浪县南部山区11个乡镇73个贫困村6.24万群众搬入新型城镇化社区彻底告别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贫困生活过上了现在的好日子年8月21日心里一直挂念着甘肃贫困群众生活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富民新村社区看望乡亲们年8月21日上午,习近平在武威市古浪县*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村民李应川家,同李应川一家拉家常。(来源:新华社)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大家,要从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想办法、找出路,让易地搬迁的群众留得住、能就业、有收入,日子越过越好。
近一年来
富民新村的干部群众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扩大种养产业规模
创新体制机制
发展现代农业
正在大踏步迈向小康生活
搬出大山,开启新生活
古浪县有19个乡镇
其中7个乡镇在山区
大多数平均海拔在米左右
贫困人口有8万人
就地脱贫难度很大
解决古浪县南部山区
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
成为全县脱贫攻坚战
最难攻克的“贫困堡垒”
在艰难的决战中,古浪县调整脱贫攻坚思路举措,实施*花滩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按照完全干旱山区整乡整村搬迁、水川河谷区行*村内就近安置的思路,古浪县对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的新堡乡、干城乡和横梁乡3个乡镇实施了整乡搬迁,对黑松驿镇、定宁镇、古丰镇等8个乡镇的58个完全干旱山区行*村实行整村组搬迁。富民新村现在的户新居民,就来自南部山区的新堡乡、干城乡和横梁乡等8个贫困乡镇。富民新村*群服务中心
是村民们经常来办事的地方
富民新村村民在*建引领下,搞种植、养殖,开启了乡村振兴新模式。孟捷/摄走进*群服务中心
大厅宽敞明亮
墙上“排忧解难手牵手,*群服务心连心”
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服务中心设有民*岗、社保岗、卫生岗、村干部值班岗等,分别负责为村民办理养老保险、提供务工信息、受理技能培训申请和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策咨询等。前年才到村里工作的大学生赵文娟,负责民*岗,但问起其他岗位的业务,也能讲得头头是道。“富民新村共有6个居民小区,16个村民小组,来自不同乡村的村民,所办事项各有不同。一旦别的岗位人不在,你就得顶上去,各方面的*策必须都得懂。”让赵文娟没有想到的是,她的工作不仅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还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去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富民新村视察,第一站就来到了*群服务中心,亲切地和赵文娟及其同事进行交谈,仔细询问各项惠民*策落实和便民服务工作开展情况。“总书记说过的话,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当时的情景,赵文娟仍记忆犹新。富民新村*总支书记张延堂告诉记者,群众搬到*花滩以后,不仅通过道路、供电、供水、上学、就医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生活生产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变,而且通过产业带动,有了稳定的增收渠道。古浪县委、县*府
提出了突破
“思路、出路、产业、模式”四大瓶颈制约
建立起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机构
在*花滩生态移民区
建成集中连片的
高标准日光温室示范点10个
日光温室座
高标准养殖示范小区个
养殖暖棚18万座
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我们实现了人口向社区和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激发了产业规模效应、要素聚集效应、设施共享效应、服务放大效应。古浪县委宣传部部长王娟说。古浪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不仅让山区贫困群众
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而且也还了贫瘠的大山一片绿色
自然生态正在得以修复
古浪县南部山区生态加快恢复为有效保护南部山区生态、增强水源涵养功能,古浪县委决定将马路滩林场迁入横梁乡,大靖林场迁入干城乡,在新堡乡设立林草植被管护站,持续推进生态恢复。与易地扶贫搬迁同步,南部山区迁出区开展拆旧复绿,完成废旧宅基地腾退复垦3.02万亩,实施退耕还林7.47万亩,封山育林53.42万亩,实现了“人退山绿”。记者在横梁、干城等乡镇看到,这里的山上已经绿油油的了。惠民产业,拓宽致富路
富民新村将发展
日光温室种植和养殖产业
作为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富民新村后
这里的村民发展日光温室的
热情空前高涨
富民新村日光温室
富民新村牛羊养殖小区
康君周
就是一位靠日光温室脱贫致富的村民
记者见到他时
他正在日光温室里忙活
“我和总书记握过手哩!”说起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村里的情景,康君周说,大家都很激动,也很兴奋。“以前在山上是‘懒汉种地’,把种子撒进地里,收成多少就交给老天爷了。”康君周说,他家原先在山上有20多亩旱地,养着几只羊和几头猪,平时还摆摊做点小生意,日子过得还行,乡上动迁时,他还有些犹豫。“这*沙窝窝到底能不能过光景?”年,往山下搬迁之前,康君周作为村民代表参观还没建成的富民新村时,眼前一片*沙,听说要种根本没有见过的温室大棚,康君周心里更没底。“总书记鼓励我们发展产业,我一下子就有了信心。”总书记视察富民新村后,康君周不仅领种了一座日光温室,还租了一座,开始尝试种西红柿。啥时候浇水,啥时候施肥,有了病虫害咋办,大棚温度控制在多少,这些与以前种庄稼不一样的技术,在县乡科技人员的帮助下,康君周都一一学会了。“这种大棚比养娃娃还操心,是个精细活儿。”康君周说,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难题,他家一座日光温室种出的第一茬西红柿,就收入了1万多元。*花滩从西到东按照沙沟排列
分别被当地群众称为
一道沟、二道沟直至十二道沟
经过以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群体
为代表的干部群众艰苦努力
如今沙漠变绿洲
其中五道沟、六道沟
成为移民区扶贫产业基地
数年间建起了三四千座日光温室
仅富民新村就累计建成日光温室座
涉及农户户
种植暖棚已经成为古浪县*花滩移民群众稳定的脱贫产业。
创新机制,发展增动力
让搬出大山的农民实现稳定脱贫致富
不仅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更要通过新的机制
促进产业多元化、可持续发展
古浪“羊银行”模式的出现,既是对产业经营理念的大胆创新,也是对多样化扶贫模式的有效探索,极大地拓宽了县域产业发展之路。孟捷/摄48岁的冯国安一家,年从古浪县古丰乡柳条河村搬迁到富民新村。
“下山后,我努力学习种植技术,流转了4座日光温室,每年根据合作社的要求种植辣椒、茄子、西红柿等蔬菜,年收入4万元到5万元不成问题。”冯国安说,增收可不能只靠种植日光温室这一条路子。年,听说村里支持移民建设标准化羊圈,冯国安积极报名。*府补贴2.8万元建设费,自己只出1.8万元,冯国安就有了一座标准化的养殖大棚。据了解,目前富民新村累计建成养殖暖棚座,羊存栏2.58万只,牛存栏头。在发展过程中,村里通过“*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为贫困群众年分红.4万元。如今,冯国安家的羊存栏量已经有只。走进冯国安的羊圈,他向记者介绍了羊的“来历”。“有20只羊是通过县上‘羊银行’扶持的,另外只是自己贷款买的。”冯国安说,到年底,出售一部分育肥羊和羊羔,预计可增收2万元。年底,为了解决移民群众养殖中遇到的资金、技术、销路等问题,古浪县组建成立了*花滩生态移民区兴盛种羊繁育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由贫困群众入股,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和经营,探索具有古浪特色,延伸到乡镇、农户的产业扶贫路子目前
*花滩生态移民区
兴盛种羊繁育有限公司
已经完成投资万元
建成母羊繁育基地5处
累计引进湖羊、杜泊等
种羊3.8万多只
产羔6.2万多只
羊存栏达10万多只
累计带动户1.5万名
贫困群众如期脱贫
基地工作人员按时按量给羊喂食草料。孟捷/摄54岁的*员胡丛斌,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以前,他响应国家改革开放的号召下海经商,靠努力打拼成了全县闻名的致富能人。在县领导的动员下,胡丛斌接手种羊繁育公司,带领群众一起致富。胡丛斌说:“发展羊产业就是*心、民心、良心‘三心’工程,我就是冲着带动老百姓致富来的。”开自己的车,加自己的油,还不拿工资和奖金,胡丛斌投身群众脱贫致富的事业后,积极性很高。“公司向户贫困户提供‘羊银行’借贷服务,每户缴纳1万元保证金,从种羊繁育公司借贷20只母羊、1只公羊,3年后原数返还羊只,公司退还保证金,所产羔羊为贫困户所得。现在已经累计贷出基础母羊和公羊3万余只。”胡丛斌自豪地说:“我们的羊产业分布就像树一样,种羊繁育公司及下属5个养殖场是主干,各乡镇、合作社是分枝,最终的目的就是从精准扶贫着手,以发展古浪羊优良品种为依托,带动全县羊产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好日子还在后头哩!”
有*策支持,有企业带动
富民新村的乡亲们
对未来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对小康生活满怀憧憬
往期荐读
年高考举报电话,开通!甘肃普通高校专升本首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公布,第二次考试报名时间确定!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关于对李新平同志进行任前公示的公告好消息!甘肃今年将有10个县(市)新开通高速公路END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编辑:都一鸣校审:董少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