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业治疗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二子,你哥前几天从丰镇他老丈人家拿回两盒丰镇月饼,你拆开吃去,我和你妈现在吃太甜的东西消化不好。”休班回到家,父亲突然的这句话让我猛然想起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了,真是白驹过隙,去年的中秋我还觉得像昨天刚过。是啊,人过三十,时间仿佛按下了快捷键,加速度一般的光阴有点让人措手不及。中秋节,我们那儿的人叫八月十五,以至于上了初中才知道原来八月十五有一个很官方的名称——中秋节。记忆中的八月十五,我总觉得比过年的印象还要深刻,总是很忙,但也是能时刻吃到撑的节日。小时候最怕我妈出门不领我,更让我郁闷的是她有应对的方法,那就是趁我熟睡的时候悄悄出门。每年八月十五前也不例外,任我睡起来歇斯底里的抽泣,这时我的爷爷就赶忙和我说:“他们下午就回来了,去喇嘛湾(地名)‘打月饼’去了。”但其实往往都是晚上才回来。母亲会和村里其他妇女结伴而行,带上自己家的白面、胡麻油走五六里的土路才能搭上顺风车,后来才知道,等顺风车会消耗很大一部分时间,所以不得不天还没亮就起身出发。在那个年代,打月饼有“三油三糖”的说法,就是一斤面搭配三两糖、三两油,也算是标配,但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用得起,所以这个话题也会成为那些能用得起“三油三糖”的妇女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等到晚上六七点钟的时候,母亲和村里的妇女们都回来了,她们用纸箱硬是背回来了,但那时候不能理解她们是怎么从崎岖的土路背回来的,反正我是特别高兴,香喷喷的月饼吃在嘴里,总觉得一天的等待值得,而且希望我妈背回来的月饼越多越好,将近一百多个月饼,现在看来一年也吃不完。第二天,母亲总会分出一部分月饼给双方的老人、兄弟姐妹,而这个时候的我特别不高兴,当然八月十五我也会尝到别人家的好多种口味,尤其是最爱包馅儿的月饼,但是让人讨厌的青红丝我都会扣掉,总觉得是塑料做成的。我为什么说记忆中的八月十五特别忙呢,因为对于每个农村孩子都知道要开始“收秋”了。带着几分凉意的秋风,为了尽快把成熟的农作物收回来,索性一贯奢侈的午休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早上出去晚上才回来的“连班转”式秋收模式进入常态化。到中午的时候,大主角月饼登场了,还有它的灵魂搭子西瓜。而这个时候的我又会觉得这月饼真难吃,不明白父母为啥还不收工,躺在三轮农用车的车箱里,生无可恋的看着天空,盼望着太阳快点下山。晚上回到家我是完全“解放”了,但是父母还有好多活儿,一进门,母亲就赶紧为一家人的晚饭做准备,为了省时间,酸稀饭往往是餐桌上的常客,而父亲掌着手电筒归置收回来的粮食。吃过饭,母亲再累也得把刚买回来的小猪崽按时喂饱并喂好,这是年后一整年家里的重要肉食来源,一点也马虎不得,正是父母的勤劳付出才保证了一家人的生活保障。小时候的八月十五前后,家乡总有吃不完是瓜果,沉甸甸的苹果、梨能把枝头压断,就连采蜜的蜜蜂都贪婪着这份甜蜜,吃到晒肚皮懒得去采蜜。放学回来和小伙伴准时出现在酸枣坡,哪怕再怎么扎手也每天去摘,听大人说薛家湾还有人卖酸枣的呢,于是心想可能也有人来收,但是从始至终也没有出现过收酸枣的,以至于到第二年起虫都倒了,所以对于这件事一直半信半疑,但是来年我们还是会一如既往的摘酸枣。年的中秋又将悄然而至,大街上,抖音、快手直播间的月饼五花八门,各种口味的应有尽有,但父母再也没有以前那样好的胃口了,就连我们兄妹三人从单位领的月饼都吃不完,肉类也不是单纯的猪肉了,生活好了,但是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上学的孩子放学回来就一头扎进老师留的作业里,那些儿时记忆中的烤月饼炉也销声匿迹了,村里种田的人也屈指可数了……中秋,何时只是变成了三天节假日了?(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吕向龙,就职于汇能长滩电厂,爱好写作。时光流淌不息一起来分享你的故事吧
温
馨
提
示
准格尔旗发布《夜读》栏目全新回归!欢迎新老朋友踊跃投稿。投稿邮箱号:zgeqr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