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镇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春回大地万物苏植树添绿正逢时常丰镇义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西痤疮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743276.html

“锁匠”中年人没见过,年轻人听说也没听说过,知道的老人也没多少了。现在街上能看到配钥匙的,是用工厂里做好的钥匙坯,仿着你的钥匙用机器再做一个,你没钥匙不能配,锁子坏了更不能修理。

60年代一进猪圈巷口路东,还有一个锁匠摊,摊主因胳膊有点毛病,人们都叫胳膊“锁匠”。过去“锁匠”就是专门做锁子的工匠。锁大门的,农村锁窨子的,葫芦锁子,锁家门的,方扁铁锁子,铜饰件大柜锁子,里边还有三盘弹彉,开柜时响三声才能开开,相当现在保险柜的报警器。

“锁匠”做锁子都是纯手工,没有机械,电焊,工具也很简陋。锁子外壳是把铁片下好料,圆的圈起来,方的对好尺寸,用铁丝挷住,在小炉上放硼砂铜焊住的。锁樑子,锁彉,用小炉烧打制好后,再装配。锁子有单彉,双彉,双彉比单彉复杂一些,钥匙都相差不大。葫芦锁子从下边开,方扁锁子从旁边开,圆锁子从当肚开。做工比较粗糙,结构也简单,谈不上个精密,保密性更差,一把钥匙能开多把相同的锁子,但是耐用,风吹雨淋几年也会不影响使用。

各行各业,家家户户都离不了锁子。解放前枪支随意可买到,十几个大洋就能买支三八大盖,汉阳造步枪。农村自保自卫,老财,有钱的都买几支枪防土匪,子弹更容易买,国民**官都吃空赏卖枪支。“锁匠”当时算是机械能人了,用步枪子弹能做手枪叫“独角牛”。打一发添一发,虽没镗线,但步枪子弹个大,近距离杀伤力还是很强。土匪用独角牛抢人,比用笤帚圪塔包红布强。“北京*事博物馆”展出的“独角牛”土枪,抗日*民也用过。

随着工厂生产的铁包锁,弹子锁的出现,手工锁子没人使用了,“锁匠”从做锁子改行修锁子配钥匙。胳膊的儿子,范二旦继承了父亲锁匠手艺,当时是丰镇修锁子配钥匙最有名的师傅,有別人修不了的锁子都去找他修,闲下也做些白铁锡焊营生。他七十年代进了“丰镇制锁厂”(丰镇五金厂的前身,曾做弹子锁因质量不过关滞销下马,转产做铜制品)。延续了几百年的“锁匠”从此消声匿迹了。

作者:陈杰运,年出生于丰镇,曾在砂石厂、汽车配件厂、合机厂、一塑、四塑等企业工作任职。工匠出生,擅长技术活。下岗后自谋职业。

《丰镇手艺人》征稿

在历史的长河中,“手艺人”一词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有些手艺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无声无息离开了舞台,留给我们的只有记忆;有些手艺是不可缺少的资源,仍在继续,值得我们去弘扬;有些手艺价值尚存,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不管如何,手艺人给我们留下不可或缺的价值。

手艺人的工匠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强大的民族力量,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延续不断的造物文脉,里面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为此,北京丰镇同乡会将通过文章、图片、视频的形式反映丰镇手艺人的真实故事,挖掘手艺人的点点滴滴,传播丰镇文化,抒发对家乡传统工艺的眷念。

同时,北京丰镇同乡会还联合丰镇报社、丰镇作家协会在《丰镇报》开设“丰镇手艺人”专栏,甄选佳作,同步刊发。

愿工匠精神永存!欢迎您来稿!

丰镇同乡会

我们都是丰镇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