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好治疗方法河池运动健儿“缺席”伦敦奥运
参加奥运会是每个体育健儿一生最大的梦想,能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并站在领奖台上,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1984年奥运会,广西代表团获金牌数列中国代表团之首,八桂健儿中曾涌现出李宁等名将,河池也不乏家乡父老为之骄傲和自豪的运动员,如*华、覃和等人。
然而,细心的人会发现,北京奥运会上,广西有10名运动员入选中国代表团,其中大化籍运动员覃和参加摔跤比赛,而4年后的伦敦奥运会,广西仅有7人入围,河池无一上榜。
昔日骄傲几许
细数参加过奥运会的河池体育健儿,虽然为数不多,但值得我们骄傲、自豪和铭记。
*华,大化瑶族自治县人,原中国羽毛球队队员。继1990年世界杯羽毛球赛夺得女子单打冠*后,1992年作为中国队主力,勇夺第14届尤伯杯团体冠*,同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夺得女子单打铜牌,成为我市参加奥运会第一人,也是夺牌第一人。
覃和,大化籍,男子自由式摔跤60公斤级运动员。2008年6月,在德国多特蒙德举行的世界A级摔跤比赛中,覃和力挫群雄夺冠,并获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资格。2008年8月19日上午,北京奥运会男子自由式摔跤60公斤级资格赛展开角逐,覃和在两局比赛中均负于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得主、古巴选手扬德罗金塔纳,无缘晋级八强。在伦敦奥运会选拔赛中,覃和因腰肢疼痛等原因缺席,最终无缘奥运。
在残奥会中,河池籍残疾人运动员更值得一提。石铁音,都安瑶族自治县人,被誉为中国残疾人泳坛常青树。她先后参加3届残疾人奥运会、2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运会、2届残疾人世界游泳锦标赛。在参加的19次国际和国内比赛中,石铁音共荣获41枚金牌、5枚银牌、2枚铜牌,破全国纪录1次、世界纪录3次,3次登上残奥会领奖台,记一等功、三等功各一次,被评选为全国优秀残疾运动员,多次受到*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唐元,都安籍,先后代表广西参加第五届至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后因成绩优异进入国家队,多次参加国际大赛。2004年雅典残奥会,唐元夺得1枚金牌、3枚银牌;之后在南非举行的世界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唐元打破S6级50m自由泳世界纪录;2008年9月15日,北京残奥会所有游泳比赛项目全部结束,唐元在他参加的2个团体和4个单项比赛中,共获2金2银1铜和一个第六名,并在S6级50米自由泳的预赛中打破世界纪录。
今时困境重重
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中无一河池籍运动员,细究个中原因,最主要的是对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重视不够,导致人才断层。
近年来,我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以河池市业余体校为主,县级业余体校为辅的发展模式,但目前县级业余体校中,仅宜州、巴马、南丹有一些项目正常开展训练,而河池市业余体校机构编制35人,在编教职员工26人,在校住宿管理的学生112人,参加业余训练学生仅180人。
了解到,河池市业余体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从2006年起,该校已不开设文化课教学,该校学生主要借读于体校附近的金城江五小、金城江五中。由于相关部门尚未出台具体管理办法,体校学生进入其他学校学习均属借读性质,入学人数、受教质量很不稳定,常常限制了体校的招生和训练。同时,普九阶段的一些优惠*策难以落实,借读的学校及教师对体校学生文化课教育的责任和管理不到位,体校学生初中毕业后继续就读高中或职业学校也得不到很好落实。
体育经费及场馆的不足,也是人才断层的原因之一。2002年以前,河池市业余体校依托于市体育场馆开展业余训练。2002年以后,新体育训练中心在河池城区城东落成,但因未考虑到体校教学、训练与学生住宿安排的配套建设问题,近十年来,市体校的训练场馆不足成了大问题。同时,该校每年维持办学、训练需要的经费约50万元左右,但因经费缺口太大,难以开展正常的招生、训练和比赛。各县业余体校也存在缺乏训练场馆的问题。
此外,由于学校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视不够,加上多年来全市青少年体育赛事极少,涌现出的青少年体育尖子越来越少,体校招生完全靠教练下乡挑选队员,而这些好不容易选出来的好苗子,又因体校办学经费不足,生活补贴得不到保障,大多被家长领了回去。
期待重振雄风
如何重振河池体育雄风,体育界人士认为,领导重视,建立领导机构,出台相关*策是关键,加大投入是保证。
今年7月3日,全国、自治区先后召开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会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黎丽要求,市体育、教育、财*、人社、编办等部门负责人要按照会议要求,按照各部门职责,结合河池实际,抓住工作重点,采取各项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全市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有序开展,真正解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为体育强市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市体校认为,当前首当其冲的是应建立领导机构,出台相关*策,解决业余体校学生文化课教育困难问题;同时,体校学生初中毕业后,一定比例成绩较好、体育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进入重点高中就读,确保部分优秀体育生能接受更多文化教育的机会,保障运动员今后进入社会有更多就业机会。此外,要重视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后备人才培养,切实解决业余体校办学经费困难问题,尽快走出青少年体育人才断层的困境。(本报韦立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