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镇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期待更好吧zbnkh3q0 [复制链接]

1#
中科刘云涛影响力

期待更好吧


最近几天,走进我市各大超市和比较规范的市场,都会见到这样一则提示:顾客朋友您好!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6月1日开始,我超市(市场)将不再发放免费塑料购物袋,我们会为您提供有偿使用的可以降解的环保购物袋。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请谅解!


        说到塑料袋,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了。无论是在高级购物中心还是大众的普通超市,也无论是百货大楼还是农贸市场,亦无论是京城都市还是贫民百姓家,到处都可以见到塑料袋那熟悉的身影,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品。塑料袋因为成本低廉,性能良好,被广泛应用于包装的各个领域。消费者购物时需要使用塑料袋,市民倒垃圾时习惯用塑料袋盛放,人们外出装东西时也常要用塑料袋……塑料袋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方便是有目共睹的。在方便的同时,“白色污染大国”这个现实,摆在了我们面前。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统计,2006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已达3000多万吨。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超过300多万吨,用过的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被丢弃在各处,造成“视觉污染”的同时,更主要的原因是其难以降解,塑料袋要200年以上才有降解的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它们的“永生”,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


        有关资料显示,从1998年开始,塑料袋垃圾每年以12%的速度在增加。随着塑料袋的快速增加,小时候拎兜子买东西的情景在记忆里似乎很遥远了。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买蛋糕、饼干、肉之类的食品,是用一种包装纸袋来包装的。去市场买菜的时候,装菜的兜子是母亲用布做的。城镇居民倒垃圾是用竹制的土篮来装垃圾,之后倒到统一的垃圾站点。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塑料袋以0·20元一个的价格,在市场上出现了。那个时候0·20元一个的塑料的质地是非常好的,一个塑料袋装10斤鸡蛋没问题。当时的一个塑料袋是要重复使用几次的。后来,渐渐的商店和市场的塑料袋就不要钱了,随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一起送给消费者。


        我们常用的塑料袋一般分为新塑料制成和再生塑料制成两种。市面上使用的无*塑料袋呈乳白色、半透明或无色透明,有柔韧性,手摸时有润滑感,表面似有蜡。市面上常见到的黑、红、蓝等深色塑料袋,大都是用回收的废旧塑料制品重新加工而成,严禁直接装食品,厚度在0·025毫米以下的超薄塑料袋也禁止装食品。在很多地方,人们管塑料购物袋叫“方便袋”,人们只所以认可并且热衷于使用塑料购物袋,就是因为它能给顾客购物带来诸多方便,可以说既省时又省事。久而久之,就给人们形成了一个习惯:上街购物的时候,不用自己带兜儿了。由于零售商长期免费提供塑料袋,塑料袋也是零售商为顾客提供的众多便捷措施之一,培养了消费者的购物依赖包装袋的习惯。


        塑料袋,它的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废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将在环境中变成污染物永久存在并不断累积。塑料袋影响农业发展,对动物生存构成威胁,填埋废塑料垃圾占用大量土地,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自今年6月1日起实行环保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限塑令”出台后,零售商开始寻找塑料袋的替代品,其中最受消费者喜爱的是设计时尚的环保袋。在我市一家最大的超市收银服务台就有出售的,4元钱一个,但很少有人去买,消费者依然使用商家提供的塑料袋。至于为什么还很少有人问津4元一个的环保袋,我想是因为消费者的习惯还没有改过来。环保袋对于已经习惯于方便袋的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让人们接受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欧洲发达国家,例如法国,从免费塑料袋到自带购物袋,也有一段过渡期。也许中国在文化、受教育程度等方面与欧洲发达国家略有不同,所以过渡期也会长一点。


        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今后,商场超市内的塑料购物袋将明码标价,并单独收费,塑料袋由免费使用变成有偿使用了。至于我市还不知道每个塑料袋要收多少钱?在上查了一下,各地对有偿使用的塑料袋按规格收1元,0·5元,0·4元,0·35元,0·3元,0·2元,0·15元,0·1元。用惯了免费的东西,一时要收费还真让很多人不适应。因而,在知道了商场和超市的塑料袋要开始收费的情况下,这几天超市里出现在购物多要塑料袋的“奇观”。因此,许多顾客与收银员发生争执。


        6月1日开始,消费者掏钱购买的环保塑料袋主要是可以降解(掩埋后可腐化)的环保袋,与以前的袋子相比,这些环保塑料袋还有很明显的不同。质检总局要制订醒目的合格塑料购物袋产品标志,保证塑料购物袋的质量。看到这里,我想说的是:在我们国家,人民币应该是最保险的了,但现在的假币是随处可见,何况一个小小的可以降解的塑料环保袋呢!这些购买的可以降解的塑料袋会不会有假货充斥市场?现在降解塑料袋的呼声很高,制造商能不能已经把假货生产出来了?记得于丹的《论语心得》在百家讲坛播出的时候,她自己的书还没有写完,市场上已经开始出售她的《论语心得》了。我们国家的造假,是一般国家所比不了的。


        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很多年前就开始“禁塑”了,美国旧金山市禁止超市、药店等零售商使用塑料袋;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禁用塑料购物袋;坦桑尼亚、乌干达禁用塑料袋;我国台湾地区禁止塑料袋。我国的规定是: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不是“禁用”,不是“免费”,而是“有偿使用”。禁用,你想用也没有了,干脆就不生产了,让你看不到了。免费是白给的,会有污染。难怪有人问:有偿使用就不污染了吗?既然对大自然有害,为什么不一禁到底呢?无论多么不好的东西和事物,只要有存在的,就会有人去用。我们都知道吸*不好,但还有人去吸;我们也知道*博不好,但依然有人去*;大家也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多少人还在吸;当官的都知道腐败要杀头,但现在腐败的人还少吗?所以,无论什么事件和事物,想制止就要拿出力度来,拿出实际的行动来。


        限制购物塑料袋的使用,对于控制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自然是善莫大焉。然而,由此肯定会造成一大批塑料生产企业倒闭,又会有一些工人下岗了。给顾客消费带来的不便,却不应被轻视,更不能简单地将控制白色污染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了事。当一些超市推出几元钱甚至更高的购物袋替代品,并将这一转型视作一个商业契机时,对于消费者不公平。“购物”何必非要“袋”?减少一次性“袋制品”的使用,推广能够长期使用的购物筐、购物篮,才符合“限塑令”的环保本意。塑料购物袋之所以如此普及,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免费”与否,而是为了“方便”。用“收费”的办法来解决一些污染难题,总让人觉得有些尴尬,就像用收取“汽车拥堵费”来控制尾汽排放一样,又能起到多少作用?


        开始“禁塑”了,做为老百姓的我,会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不是少用塑料袋,而是干脆就不用塑料袋了,为环保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吧!现在,距离“限塑令”的实施还有两天,到底会怎么样,还得拭目以待。期待更好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