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镇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丰镇市检察院召开队伍教育整顿工作领导小 [复制链接]

1#

受雾霾雨雪等恶劣天气影响,3月18日上午,自治区*法队伍教育整顿第八指导组以召开视频会议的形式,听取了丰镇市*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汇报,并提出指导意见。18日晚,丰镇市人民检察院迅速安排召开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第二次推进会,传达丰镇市委对自治区*法队伍教育整顿第八指导组视频汇报的会议精神及第八指导组的指导意见,对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举办警示教育大会、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作出具体安排。同时就加强进一步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提出几点措施: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压实责任重担。将责任细化到部门、个人,切实落实好三大环节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队伍教育整顿取得实效。

二是加强信息报送、强化舆论宣传。指定专人进行简报编写、发送工作,加强对报送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的把控。做好每日工作动态与周动态的汇报工作,及时查看举报箱和举报电子信箱内容,利用

分享 转发
TOP
2#

“现在池塘里只养了一些青蛙,这些青蛙还是‘7.11’特大暴雨洪灾后亲朋好友帮忙找回来的。”近日,记者在南丰镇七玉村刘家学的水产养殖场看到,虽然身体重度残疾,但刘家学还是坐在轮椅上亲手给青蛙喂食,看着一只只青蛙争相抢食,在水中扑腾,将水打得啪啪响,刘家学脸上露出了笑容。今年36岁的刘家学曾是一名驾校教练,年,因为一场车祸导致其双腿残疾,为了治病,刘家学不但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还背上了40多万元债务。“父母年纪大了,孩子还小,我可是家里的顶梁柱,绝不能倒下。”刘家学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偶然从网上看到养殖泥鳅的信息,从小就爱钓鱼吃鱼的他突然萌发了搞水产养殖的想法。“致富要靠自己,绝不能‘等要靠’。”刘家学决定从水产养殖入手大干一番。年,刘家学通过网络开始接触水产养殖业,并选择养泥鳅作为创业的第一个项目。可规模化养殖泥鳅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次次挫折、一场场失败没有击垮刘家学,反而为刘家学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永不服输的他凭着一股韧劲和不断的摸索、学习,终于建立起了梦寐以求的水产养殖场。年,刘家学培育的多斤泥鳅达到出售标准。年,刘家学增加了青蛙养殖,并成立了广汉市石坝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市农业局、市残联和南丰镇*府的鼎力帮助和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刘家学终于还清了所有债务,真正的甩掉“穷帽子”成功脱贫。年,他的养殖场规模已近20亩,销售额达到35万元,纯利达10万元以上。刘家学的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从当初那个1亩多地的池塘达到了如今的30亩。在泥鳅繁殖季节,他的养殖场每天最多能容纳20人干活,全部是周边的残疾人和低保户。“我曾经陷入困境,所以希望能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刘家学除了发展自己的水产养殖事业,还在高坪镇,以及巴中、广安、中江等地传授自己的经验,帮助当地的残疾人和贫困户发展水产养殖。从一场巨大磨难中站立起来的刘家学本以为从此步入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场磨难再次降临到刘家学头上。年“7.11”特大暴雨洪灾再次给了刘家学沉重一击,大水冲走了30亩池塘里的泥鳅、青蛙,损坏了池塘的栅栏;大风掀翻了仓库的房顶,浪费了10多吨饲料,共造成经济损失万元。刘家学水产养殖基地受灾后,市、镇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察看受灾情况,并看望慰问刘家学。“非常感谢*府对我的关心,感谢南丰镇干部职工多方集资2.6万多元,第一时间送到我手中,让我及时整修了仓库。”刘家学感动地说。磨难于身,坚守于心。今年36岁的刘家学没有被困难打倒,从他的眼神和眉宇间流露出坚毅和果敢。“我现在经历了这么多挫折后,更加无所畏惧,我把这一切都当成是上天对我的考验,我不会轻易放弃。我相信,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刘家学说,“过几天,挖掘机就要进场了,我准备把水产养殖场扩大到亩左右,再增加一些新品种,争取把水产养殖产业干得红红火火。”刘家学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创业故事感动和激励了许多人,年,他被授予“四川省脱贫攻坚奋进奖”“四川创新创业新青年”,其水产养殖基地被评为德阳市残疾人“双创”示范基地。刘家学成功的例子,只是南丰镇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据南丰镇*委书记卢敏介绍,近年来,南丰镇突出产业扶贫优势,依托车前草、草莓、川芎等种植基地和黑斑蛙养殖基地,做大做强家庭农场、专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让贫困群众收入有了长效保障。截至目前,南丰镇建档立卡的户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3#

3月19日,县委书记陈阳山到禾丰镇园岭新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振海,副县长管宏一同前往。

陈阳山实地调研了“五美”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详细了解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就业增收、村集体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情况。他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对标上级要求,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打造特色亮点,加强文化创意,展现乡村新面貌。要聚焦产业发展,吸引人、财、物等各种资源要素向乡村聚集,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坚持错位发展和绿色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动力。要深化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农业农村“三改合一”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大力培养致富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积蓄力量。要强化*建引领,筑牢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堡垒,积极探索“*支部+理事会”社会治理模式,推进“五治”融合,为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环境。

来源:于都县融媒体中心

END

往期推荐

◇禾丰镇召开*史学习教育动员会

◇事关清明祭扫,江西最新发布

◇市食安办提醒:谨防误食野生*蘑菇中*!

扫一扫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